话说杨浦丨沪江大学第一幢综合性大建筑:思晏堂

每所大学都会有几幢最具代表性的老建筑,这些老建筑一般建于学校初创期,是大学的象征和见证。对上海理工大学而言,最具代表性的老建筑则是1908年建成的思晏堂,它是上海理工大学前身沪江大学第一幢综合性大建筑。

思晏堂
1908年1月21日,沪江大学为第一幢综合性大建筑——思晏堂举行奠基礼。

思晏堂奠基礼
奠基石的运输颇费了一番周折,最后由上海船舶公司派船专门运送到学校。这块飘洋过海而来的奠基石对沪江大学来说,有着极为特殊的含义,正如魏馥兰所说:“这石头不仅是思晏堂的奠基石,也是整个学校的奠基石。”1月22日的《字林西报》和1月24日的《北华捷报与最高法庭与领事公报》对思晏堂奠基仪式进行了报道,完整记录了奠基礼和三位嘉宾的演讲内容。
1908年底,思晏堂落成。由清水红砖、石头和美国松木建成的思晏堂,南立面有双联尖券,山墙有玫瑰窗,双坡红瓦,南向入口采用组合柱式门廊,东向入口有拱形门洞,是典型的美国学院哥特式建筑风格。随后的校园建筑以其为中心,形成了早期校园布局。自此开始,思晏堂与学校共同走过百年风雨,见证历史跌宕起伏,又一起在浦江大潮中迎来了新时代。

思晏堂建筑风格
1914年,沪江大学学生陈子初在《沪江大学记》中对思晏堂作了详细描述:“思晏堂面南背北,高凡四层。其前有台,以‘思晏堂’三字缀其上。堂之下层,中设会客厅……一二层除礼堂、藏书楼、客厅外,余悉为教室。三四层为斋房。”除礼堂、图书馆、会客厅外,思晏堂还用作办公室、教室和宿舍,甚至还兼有博物院的功能,是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建筑。

沪江大学记
1920年,思晏堂迎来了两位重量级嘉宾。3月24日,陈独秀在思晏堂礼堂对全体学生发表演讲《什么是“新文化”运动?》,1922届学生苏灿福记录演讲内容。陈独秀认为科学、道德、文学、美术、宗教和音乐是六种新文化,主张“中国的旧文化,很多不满人意的地方,所以必须要改变。且不特要改变,还要采取西洋的学说,以弥补它的不足。”

《什么是“新文化”运动?》
两个月后的5月25日,孙中山来沪江大学,在礼堂发表演讲《中国之再造》,苏灿福也记录了他的演讲。孙中山在演讲中号召沪江学生“要担国民的大责任,作了普通人民的模范,代四万万人谋幸福,使中国和欧美各国并驾齐驱。”他的演讲激发了在座听众的爱国热情。沪江1923级学生贺威圣当时正在东吴二中读书,他听完演讲后心潮澎湃,和孙中山交流并得到孙的赞许。贺威圣回忆道:“这次见面,使我深刻认识到孙中山先生不但是一位最智慧、最伟大的政治思想家,而且是最勇敢、最能干的实行家。”1924年贺威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任命为中共杭州地委书记,被捕后壮烈牺牲。

中国之再造

贺威圣
思晏堂是沪江大学最早的一幢大建筑,也是最重要的一幢大建筑。上海理工大学校史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大多都与思晏堂有关,他们或多或少都曾进出思晏堂,在思晏堂留下工作、学习、读书的身影。著名法学家吴经熊在其自传《超越东西方》中记载了他在思晏堂做实验的情景:
“有一天,我在化学实验室做氧气实验时,好奇心大发,想看看氧在瓶里会怎样燃烧。我试着用火柴点燃它,但瓶子马上就爆成了碎片。当时我凑得很近以便于观察,却万幸未受损伤。”

在思晏堂上格致课的场景
1915年,和思晏堂设计风格相似的思裴堂建成,男生宿舍搬离思晏堂。1922年,被誉为“国内仅见之建筑物”的科学馆竣工,思晏堂不再用作实验室。早在1920年,沪江开始招收女生入学,思晏堂一度就用作女生宿舍,直到1923年怀德堂建成。1928年,宏伟气派的图书馆落成,沪江学生排着长队,将存放在思晏堂的图书一本一本传过来。西乐队在一旁奏乐鼓劲,学生们和着琴声唱歌,欢欣雀跃,其乐融融。

思裴堂

科学馆

怀德堂

图书馆
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沪江大学被解散,原址成立了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工业学校。学校将思晏堂三、四层用作宿舍,一、二层用作教室。校园里洋溢着破旧立新、建设新生活的热烈气氛。
1956年9月24日,上午天气尚好,下午2点多,思晏堂三、四层宿舍空无一人,一、二层教室只有少量师生,同学们大都去科学馆上实验课或去工厂实习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劫难突然降临!
起初,从南边传来一阵阵轰隆隆的声音,响声越来越近,胆大的同学向窗外张望,只见一股巨大的“黑风”夹带着油桶和圆木向思晏堂直扑而来!思晏堂的尖顶轰然被掀到高空,墙壁、楼梯、楼板一起被狂风扯起,在空中扭曲狂舞后又被重重抛落。而这一切仅仅发生在几分钟之内!

遭龙卷风重创的思晏堂
灾害造成供电中断,电话无法打通。肖流,时任校党委书记兼校长。他拼命跑了两站路到附近的上海机床厂打电话,向一机部汇报情况,并向上海市有关部门求援。这次突发的龙卷风灾难造成37名学生死亡,158名学生受伤。在上级紧急救援和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9月28日学校正式复课。1957年5月15日,思晏堂完成重建。重建后的思晏堂由原来的四层改成三层,原有的礼堂也被取消。语文教师吴丕绩特意撰写了《教学楼重建碑记》,记录了龙卷风发生的时间、受灾程度和救援情况,鼓励师生要自我激励、自我鞭策,学习近代科学,以此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四日狞飙发海上,俗所谓龙卷者也,突袭沪东,而吾校教学大楼适当其冲……窃念近代科学之盛,一凡天灾地变,类能防患于未然……今党与政府日以昌明科学为号召,而吾师生将何以自励……”

今日思晏堂
建筑无言,建筑却又“有声”。如今,116岁的思晏堂静静矗立在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园里,听黄浦江潮起潮落,看堂前云卷云舒。每座建筑都拥有自己的“灵魂”,对思晏堂而言,它的存在就是上理百年历史最好的见证。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