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有个石头村,村子不大分两州,建筑模式少见,传说故事挺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山东省肥城市孙伯镇西北的群山中,有一座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的村庄,名叫五埠村。村子三面环山,村名大概也是因周围山头而得来。


五埠村并不大,还藏于群山之中,古代肯定是偏僻之地,但近年来却成为不少摄影和旅游爱好者的打卡地,大家大多都是来这里看石头房子和原始建筑的。


一个小村有啥好看的?且带大家欣赏下。

一、房子都是石头造

五埠村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小村依山而建、高矮错落有致,几百年来不曾作大的改观。从村中心路向北,农家院子的院墙、房子都是石头建成。


村子北部倚山坡而建,越往上地势越高,当地人从山坡采来石头,借山势建成房子居住。与北方传统房屋灰瓦覆顶不同的是,五埠村里的房子房顶用四五厘米厚的石板搭成。


五埠村的石头墙没有任何凝固材料,干茬形成,砌墙时上下两层石头之间的不平处,只用石片垫,不用石灰之类的浆液粘连,既美观又牢固,历数百年风雨至今完好。


据统计,400多处房子中一半是早年间留下来的老房子,现仍有60多处老院子可以正常居住。

二、建筑模式很独特

五埠古村落为“伙大门”形式,即一个大门为各户共同拥有,一个大门里面可能住着十几户。这些户多是父子或兄弟关系的大家庭。


村里至今保留着的“伙大门”有五条相邻胡同组成,拐弯胡同、旮旯胡同、梧桐树胡同、石榴胡同和状元胡同,虽已无人居住,但这门中套门、院中有院的建筑风格确实很稀奇。


屋顶为青石板铺就,有的墙、墙角拐角处为圆形的,这就形成了“拐岔口”的视野,让岔路口的人更早的发现另一条路上的来人,避免了碰撞。


三、一村分属两个州

历史上,村子位于泰安州和东平州的交界处,村里有段石条路,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石簸箕"。这个路就是两个州的分界线,路西属于东平州,路东就是泰安州,村民也被分到两个州,却同属于五埠村。


四、古今留下不少传说故事

在古代,这个村留下了明朝大将在此剿匪的传说。据《泰安县志》记载,五埠村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赵豪曾在此剿匪,后被贼陷害,死于此地,并留下了舍姑峪、藏姑洞、杀姑顶及赵豪墓等遗迹。


在近代,这里曾是八路军后方医院。1939年5月,发生在肥城的陆房战役打响。在这次战役中,日伪军伤亡1300余人,八路军伤亡的200余人也被转移至后方医院,而五埠村就是其中之一。


村中心位置,至今还保留着一处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主席台,底座和墙体也是用石头砌成。村里有演戏、说书、放电影等集体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五埠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