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物标牌设置的市民来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建筑物铭牌、门牌、路牌……它们不仅是关乎城市街头巷尾的一块块小牌子,更关乎上海城市形象这块“大牌子”。如何从细节处让它们更合理、贴心、完善,值得关注和思考。

为此,上周的《解放周一》头版“瞄一流 献一计 见微知著看上海”栏目推出《做好这些“牌”,还需下点啥功夫》报道,聚焦上海的建筑物铭牌、门牌和路牌设置。报道一经发出,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一些热心读者还发来自己身边的案例,并建言献策。

我们挑选其中一些精彩内容呈现给大家,以期将讨论进一步推向纵深。同时,也欢迎读者朋友们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难题”,或是对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发往以下邮箱:shjianweizhizhu@163.com。非常期待您的来信!

市民陆先生:

看了贵报上周的报道,我深有感触。特别是对朱伟珏教授的观点,我很认同。她说:“既然外滩建筑群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特色,那么铭牌是否也可以有一些个性化的设计,使之与建筑特色和周围环境更加相融?”几天前我漫步外滩时,对此就深有感触。

中山东一路27号怡和洋行大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楼外观仿照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外墙全部采用花岗石垒砌,一层、二层为花岗石粗凿,三层至五层中部贯以四根大理石科林斯圆柱,看上去恢宏壮丽。

然而,大厦一楼靠近中山东一路外墙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铭牌却不那么“和谐”。由于该铭牌采用了统一样式的米色大理石板,被四根钢钉钉在凹凸造型的花岗岩外墙上。从侧面看,它就像贴了一块本不属于这栋大楼的“创可贴”,与建筑外墙的造型和风格很不搭。(如图1)

如果有关部门真的能如朱教授所说,在悬挂铭牌前考虑到每栋建筑的不同风格,在铭牌设计上有一些个性化元素,并且因地制宜地选择最恰当的悬挂方式,那么铭牌就能在发挥其介绍效用的同时更美观,且与建筑物和周围环境更“贴合”。

市民邹先生:

我是住在多伦路附近的居民。看了上周的报道,我对多伦路上历史建筑铭牌的设置和维护,也有一些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近年来,经过一系列挖掘、保护和改造更新工作,多伦路这条历史文化名人街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提升。作为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居民,我们由衷地高兴。但这里若想成为一个高品质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一些细节仍需完善。比如,多伦路上一些历史建筑的介绍铭牌,阅读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除了报道中提到的问题,我观察到的还有:

多伦路85号,其外墙上的建筑铭牌隐藏在层层叠叠的绿植中间,被爬山虎等植物包围、遮挡,给想要完整阅读上面文字的人带来困难。希望其所在商户和市政部门,在追求铭牌美观的同时,也兼顾到实际的阅读效果。加强绿植的定期养护、修剪,让铭牌展露容颜、更好地发挥作用。(如图2)

除此以外,多伦路上一些建筑铭牌也存在维护不善的情况。如报道中提到的多伦路66号的建筑介绍铭牌,就一直歪斜地插在花坛中,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难辨,无人维护、修缮。这不仅影响街区的整体形象,行人在路过时如果不注意看,也不会有阅读这块牌子、这栋建筑的兴趣。(如图3)

希望有关部门在设计、安装这些造型精美的建筑铭牌后,加强日常维护。让建筑铭牌真正发挥效用,让建筑成为真正可阅读的风景。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