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汉朝时的夯土建筑,跨越两千年时光,至今屹立在甘肃戈壁滩中

 古代建筑是考证历史文化的重要线索和依据,就算只是只剩残垣断壁的遗址,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在甘肃省的西部,有一座建筑,经历了两千年的风雨,依然屹立于戈壁滩上,让我们有机会能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那个遥远的时代。


玉门关这三个字,多数人都会有印象,“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伴随我们走过了学生时代。为什么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呢?因为这里曾经是中原文明势力范围的最西端,走出了玉门关,就是完全陌生的异域。


在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上,玉门关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海关和边检站,往来的商人都需要在玉门关接受检查,获准入境。过去的玉门关一定热闹繁华,而如今,这里只剩下了一些土制建筑,其中最完整的,要数小方盘城。


小方盘城是由夯实黄土围起的一座内城,据推测应该是汉朝时玉门关内的关键机构所在或存放重要物资的场所,土墙非常坚固,所以即使过了两千年,也还基本完整。由于西域地区可用的建材有限,那时很多边塞地区都就地取材,使用黄土和杂草来筑墙。


小方盘城能够持续存在两千年之久,实属不易,在中国的其他地区,超过一千年的古代建筑都非常罕见,而小方盘城能够保存至今,与西北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


当地对小方盘城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游客在观光时,也还是需要注意,因为这些裸露的夯土墙体非常容易损坏。


附近不远处,还有一座更大的汉代夯土建筑,被称为大方盘城。虽然名字看起来有所关联,但据考证,两者的功能却完全不同,大方盘城是一座粮仓。


与小方盘城相比,大方盘城的完整性就差了很多,只能称得上是遗址。


玉门关周边,还存在一些汉代长城。与砖砌的明长城相比,汉长城要简陋很多,也都是由附近的黄土夯实加工而成,虽然看起来气势差了些,但这些土墙的背后,却是一个强盛的汉帝国。


这一截汉长城的结构非常明显,像是千层蛋糕,这种土墙是由黄土和草料交替堆积而成的。


古老的玉门关已经沉睡,而新的丝绸之路,正开始变得越来越繁忙。

相关产品

评论